治療領域
哮喘
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簡稱,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。主要特征包括氣道慢性炎癥,氣道對多種刺激因素呈現的高反應性,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,以及隨病程延長而導致一系列氣道結構的改變,即氣道重構。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、氣急、胸悶或咳嗽等癥狀,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,多數病人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緩解。
哮喘患者的個體過敏體質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是發病的危險因素,并與多基因遺傳有關,發病具有家族聚集現象,同時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。

哮喘的分子病理
Papadopoulos, N.G., et al. Clin Transl Allergy 2, 21 (2012).
骨關節炎
類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,RA)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、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。其特征是手、足小關節的多關節、對稱性、侵襲性關節炎癥,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,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。
銀屑病性關節炎(Psoriatic Arthritis, PsA)。銀屑病患者同時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樣的關節損害,可累及全身大小關節,但以末端指(趾)節間關節病變最具特征性。受累關節紅腫疼痛,關節周圍皮膚也常紅腫。關節癥狀常與皮膚癥狀同時加重或減輕。血液類風濕因子陰性。
強直性脊柱炎(Ankylosing Spondylitis, AS) 是一種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產生的慢性、進行性、炎癥性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其主要侵犯骶髂關節、中軸骨骼,并可累及外周關節、肌腱韌帶附著點及其他組織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脊柱中的骨頭可能融合(也被稱為強直),導致脊柱僵硬和靈活度下降,姿勢異常可能是一種后遺癥。這種疾病也可能與全身效應有關,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。
生物制劑已經被廣泛使用于多種骨關節炎治療中,并被各國治療指南所接納。

類風濕關節炎病理機制
Iain B. McInnes., et al. N Engl J Med 2011; 365:2205-2219
腫瘤
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,局部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對其生長的調控失去控制,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。根據腫瘤生物學特性及其對機體危害程度的不同,可將其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兩大類。在中國,惡性腫瘤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,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,成為非常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。
腫瘤治療一直是藥物研發的熱點領域,而生物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與單一療法或傳統的聯合療法相比,雙特異性抗體的雙重靶標特性在提高抗腫瘤療效方便有關鍵優勢:(1)同時阻斷在疾病發病中起主要作用的兩個不同靶點或介質;(2)誘導細胞信號通路(例如增殖或炎癥通路);(3)重新靶向以調節ADCC;(4)避免耐藥進展和提高抗增殖效應;(5)將患者自身的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向癌細胞臨時結合,從而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以引起腫瘤裂解。

腫瘤擴散機制
Quail DF, Joyce JA. Micro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. Nat Med. 2013 Nov;19(11):1423-37.
Copyright ? 2021 南京融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蘇ICP備18030131號